楼里挖了三个大鱼池都10年了!“这房子基本废了!”
在家用鱼缸养点鱼,能够轻松的享受乐趣,可是若在居民楼里用鱼池养鱼,可让人受不了。黑龙江省鸡西市广源城七号楼的居民就为一楼门市的三个大养鱼池头疼不已。居民和记者说,这些鱼池已经存在了将近10年的时间,向主管部门反映始终没有一点结果。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10日10时许,记者来到广源城七号楼。这栋楼是个灰色的8层建筑。居民所说的鱼池就在一楼的三个门市房里。楼角的第一家门市上挂着“丛家鱼行”的牌子。
走进门市能够正常的看到,里面有养鱼池。据居民们介绍,一个门市大约是80平方米左右,大的鱼池约六七十平方米,其他两个大鱼池差不多,只不过有个大鱼池后面还配有两个小鱼池。此外,鱼池周边还有各种养鱼所用的设备,像水泵、气泵、水管、水池、卸鱼用的滑道。
据居民介绍,他们这栋楼是1998年进户,这个鱼行是2013年买的这几个门市房,三个门市房的房主都是一家人。
“兄弟你把鱼池开到居民楼里了,咋没人管呐?”记者询问。几名工人都默不作声,有一个工人师傅说:“这几个鱼池都存在好多年了,还管啥。”他和记者说,这些鱼都是从外地运来的,这三个养鱼池就是临时存放点,等着买家来批发。
“这几个鱼池得用多少水啊,水都是从哪来的呀?”记者又问。工人师傅介绍,这几个鱼池用不了多少水,鱼运输的时候自带一些水,进了鱼池之后主要用自来水,一般七八天这一批鱼能卖完,水也重新更新一次。
但据居民估算,三个鱼池是循环的,每天得换两次,用水量至少五六十吨,这还不算小池子的水。这么大的用水量,指着自来水肯定不够用,“他家是抽的地下水,水井就在池子边上,前一阵水务部门进行过查处。”
记者了解到,广源城七号楼一二层为门市,三至八楼是住宅。“可把我们坑苦了,两边都是养鱼池我们是啥感觉啊。”12号门市业主王女士无奈地说。她的门市房也在七号楼,正好在两个鱼池的中间,记者看到该门市房一侧墙壁上一半都是黑毛,另一侧的墙体下沉,她认为是鱼池的水从下水道渗到地下,由于渗漏的水量多把回填的泥沙冲走造成的。此外,夏天苍蝇满天飞,冬天地面都是冰,“卖也不好卖,用也不好用,这么好地段儿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废了。”王女士说。
楼上的居民赵先生说,楼下潮气特别大,噪音也受不了。据居民们介绍,这家鱼行为了给鱼换水换气,电泵几乎是昼夜不停,楼层低的成天耳朵里面嗡嗡响。此外,冬天水洒得门口到处都是,结成厚冰块,鱼行不及时清理,居民走到这里都要倍加小心。
居民们说这几个鱼池深度有一米多接近两米,他们最担心的是在楼里建鱼池是否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这么大的工程是否会影响到楼体的安全。
居民们称,他们找过鱼行的老板,可是对方一直也没有拿出解决方案。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向主管部门反映这个鱼行的事情,但是至今也没接到答复。王女士手机上有鸡西市长热线的受理记录,分别于去年9月15日将该问题反映给鸡西市水务局,9月24日反映给鸡西市住建局,9月23日反映给鸡西市城管执法局,9月29日反映给鸡西市环境局,她说至今没收到调查处理结论。
王女士和记者说,她已于今年1月中旬进行了起诉。2月初,鸡冠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法院建议王女士对该楼房的楼体安全进行委托鉴定。
一名物业办的负责这个的人说,房屋的改建审批在规划部门,如果未经审批属于违建,处理应该由城管执法部门负责。
一名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反馈,该问题已立案,并移交处罚中心,“今天下午开会,所以今天不能答复你。”
一名负责这个的人说,该鱼行的确存在两口井,抽取地下水,接到居民的举报后,他们已把井口的水管切断,而且用石料进行了回填。但是未对其非法取水做处理,“因为鸡西曾经是个缺水的城市,在引入兴凯湖的水之前,在城区里打井是个普遍现象,属于生活所需”。
负责人表示,王女士可以再向市长热线举报,如果这回调查发现该鱼行非法取水,肯定要对其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