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从捕捉到餐桌要多久?半响!
6月21日清晨4时许,全世界最远的深海渔场浮出水面,水面以下30米,15余万条三文鱼在网箱包裹的黄海冷水团中自在游弋。这便是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饲养试验区“深蓝一号”网箱。壮丽的国产深远海三文鱼收鱼举动第一次在这里打开,也标志着青岛西海岸新区全面制作蓝色粮仓的号角吹响。
当天清晨5时许,巨大的白色饲养工船驶近“深蓝一号”。“我们选用吸鱼泵进行真空负压捕捉,这姿态就可以削减鱼体在网内磕碰形成的损害。”万泽丰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祺焕说道。一直以来,“深蓝一号”的饲养探究和配备制作重担都由该公司承当。
“完结开端处理的三文鱼温度一般在10℃以上,三文鱼在这里通过30分钟降温,温度会降至0~4℃之间。 ”顾祺焕说道。“从一条鱼被吸鱼泵汲取至车间,到完结全流程处理工序待发,整一个完好的进程只需45分钟。”顾祺焕说道,这也代表着一条鱼的收鱼作业悉数完结。“现在,整个‘深蓝一号’网箱中现存三文鱼15余万条,今日我们收鱼3000余条,成活率到达80%,质量到达了欧盟出口规范。”“此次活动是试验区项目施行以来初次规模化收鱼,也标志着我国初次规模化饲养高价值鱼类获得了成功!”现场,西海岸新区海洋开展局党组书记赵英民说道。
船舷边堆叠的蓝色货柜被运输船装载结束并起航运往全国各地。“运输船将在10小时左右抵达西海岸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12个小时之内,我们的三文鱼就能从‘深蓝一号’走上新区市民的餐桌。”顾祺焕核算道,“相同,最多36个小时,我们的三文鱼就能走进全国百姓家。”一改我国三文鱼依靠进口、动辄四五天的时间跨度。
“深蓝一号”这座相当于40个规范游泳池巨细、质量超越1500吨的“巨无霸”,总投资11500万元,是我国在深远海渔业饲养配备自主规划研发上获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彻底独立的知识产权。水温适合的前提下,估计每年可收成30万条制品三文鱼,产值超越1500吨,年产值超越一亿元。
2015年,黄海冷水团三文鱼饲养项目真实开端发动;2018年,“深蓝一号”启用,成功完成三文鱼规模化度夏;2019年1月,西海岸新区国有资本与万泽丰建立合资公司,一起推动冷水团三文鱼项目;2020年8月,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饲养试验区获批;2021年4月,饲养工船开端改造,成为全世界首艘远海作业三文鱼加工船;2021年6月,试验区项目施行以来初次规模化收鱼,成功收成第一批制品三文鱼……初次规模化收鱼举动进入结尾,而西海岸新区全面制作蓝色粮仓的脚步却刚刚开端。
西海岸新区与山东海洋集团的强强联合,聚集项目园区化、工业集群化方针方向,以陆上、近海、远海接力饲养为根底,探究“陆基工业园区+深远海工业园区”工业集群式开展新模式。估计到2025年,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制作海归纳办理渠道,建成一批大型深水智能网箱,完成海上规模化饲养,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饲养工业集群。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于波 通讯员 王雪 何琳 代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