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消费转向持续扩大 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
(记者 金昱希)商务部确定2024年为“消费促进年”。在2月6日国新办举行的保障春节市场供应、促进节日消费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对消费促进工作进行介绍。
办好“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商务部将延续“消费提振年”的主题,就是“全年乐享全民盛惠”,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全年举办4大主题活动,开展12场重点活动;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消费促进活动,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充分满足老百姓多样化消费需求。
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汽车、家电、家居是传统消费的重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要稳定汽车消费,去年我国新车销售首次超过3000万辆,同比增长12%。汽车保有量已达3.4亿辆,位居全球第一。扩大家居消费,商务部将聚焦绿色、智能、适老等重点方向,落实好促进家居消费的政策措施,发展智能家居,鼓励旧房装修和局部改造,让老百姓住得舒心、称心。促进家电消费,商务部将持续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实施家电售后服务提升行动。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近年来,以绿色、健康、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商务部将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推动跨境电商深化试点。扩大绿色消费,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总结推广地方和企业推动可持续消费的经验做法,不断提升消费的“含绿量”,降低“含碳量”。促进健康消费,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开展健康消费惠万家活动,更好满足人民快速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国货“潮品”消费,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培育,促进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推动电子产品、纺织服装等消费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扩大服务消费。服务消费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方向。商务部将完善支持政策,制订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支持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搭建平台载体,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扩量行动,举办“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夯实发展基础,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活动,实施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
优化消费环境。2021年以来,商务部与有关部门和五个培育城市一道,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同时,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2023年,五个城市社零总额合计增长8.4%,增速较全国高1.2个百分点。
盛秋平表示,商务部将坚持“政策和活动”双轮驱动,办好系列消费促进活动,推出更多政策举措,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这5种蛾类新记录种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井冈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料,有助于全面摸清井冈山昆虫资源现状、保护井冈山生物多样性。
日前,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内自主研制的首款高速内置转向架。这标志着我国在深度掌控高铁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7月22日将迎来大暑节气。中医专家提示,这一时节正值“中伏”前后,通常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养生尤需注重防暑和养心健脾。
2024欧洲足球锦标赛历时一个月,于7月15日在德国柏林奥林匹克球场落下帷幕。
2024年江源综合科学考察队抵达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在长江源区的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悬移质泥沙和河床沉积物、水生生物等多学科采样观测,意味着2024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这项计划经济实惠且可行,将使人们能够保护最濒危的物种免于灭绝,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保障。这些“保护要务区”,其实非常接近目前已在受保护的区域,这意味着它们很容易被纳入现有保护区,或较容易找到其他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物理系尤力教授团队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首次在强相互作用的室温里德堡气体中,观测到了持续稳定的“时间晶体”信号。
超导体因巨大应用潜力备受关注,寻找新型高温超导体是科学界孜孜以求的目标。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除了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十足的“国际范儿”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铸魂则要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7日,西北首个集风、光、储、充、放及客户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充电示范中心正式投运并对外运营。
优良的早稻品种,对于提升种植效益、稳定双季稻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近日举行现场观摩研讨会,推动新品种新技术与种业公司对接,促进产业发展。届全国早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研讨会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召开。
在此基础上,团队又开发出一系列基因编辑、代谢调控、网络优化的工具,可以从不同层面来修饰、调控底盘细胞的性能。2023年,基于嗜盐菌的开发利用和“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对业界的贡献,国际代谢工程学会授予陈国强“国际代谢工程奖”。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3.8万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的6倍。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4%,数字育种、智慧农机、智慧农场等数字化生产模式遍地开花;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工匠型人才。工匠型人才需具有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还应具备对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理解、使用、交互和创新等数字素养。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我们要牢牢抓住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发现243信号”“243信号跟踪正常”……在航天员“回家”时,这些关键节点信息指令的发出,意味着我们研发的定向仪系列产品精准发现了航天员位置。
我们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壁画。许多壁画已经存在上千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如今它们的模样往往是“千疮百孔”。面对这些脆弱的文物,既要做好保护,又要做好“医治”,难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