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湖保卫战_行洪
7月12日,乌云翻滚,雨水连绵。这天,记者沿着津市毛里湖21公里的堤段困难前行,只见众多的湖面被浓浓的水雾笼罩,汹涌的波涛拍打着新筑的子堤。风雨中,一面面党旗迎风招展,一件件红马甲分外耀眼。坚守在大堤上的干部大众,坚决的目光里透着一股英豪气。
毛里湖是我省第二大淡水湖。这个往常水域6万亩的湖泊,因为继续强降水,陡增至10万亩,水位超警戒线米,离前史最高水位仅差0.37米,许多低洼地带开端溢水。假如不紧迫行洪,将危及周边6万多人的安全和6万多亩良田的收成。
7月10日晚,津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里气氛凝重。紧迫谈判决议,赶在下一雨前,拓展行洪通道,缓解毛里湖压力。这条道,便是老百姓的生命通道。
记者了解到,毛里湖电排站原有4台排涝机埠,排水量每秒50立方米。但受224省道影响,排水涵洞仅3米高、2.5米宽,排水量每秒仅有12.5立方米。
224省道毛里湖镇路段从7月11日起施行交通管制,过往车辆悉数绕道而行。12日晚7时,记者进入224省道大山社区开山口处施工现场,见工地灯火通明,7台大型挖掘机、3台吊车和100余名施行工程人员在严重施工,挖出的很多泥土被一辆接一辆的渣土车运走。
施工方担任的人介绍,这两天,他们日夜连轴转,人停机不断,7万立方米施工土方现已完结3万立方米。60米宽的行洪通道将于13日清晨全线台机埠满负荷运转,排入澧水的湖水流量将增大4倍,毛里湖危机即可缓解。
津市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造试点县(市)。在这场毛里湖保卫战中,津市的文明实践也得到了生动展示。
在毛里湖保卫战中,无论是处险仍是抢险,无论是白叟仍是妇孺,最耀眼的仍是他们身上穿的红马甲。
12日7时许,毛里湖镇七星村4组和5组堤段先后呈现散浸和翻沙鼓水险情。“村村响”紧迫通知不到半小时,一个个身穿红马甲的乡民拿着锄头、铁锹等东西,敏捷向险地集结;一辆辆三轮车、农用车将砂卵石运抵现场。
抢险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白叟,还有才出考场的学生。他们顶着风雨,汗流浃背,一门心思便是想保住自己的家乡。
居住在邻村的71岁老党员侯正贵是一个经历比较丰富的“老水利”,得知七星村呈现风险的状况,他不管家人劝说,穿上一件红马甲,就往险地跑。
在他指导下,开沟导滤、打围压浸,经近3小时激战,2处险情及时得到化解。回到家里,侯正贵浑身是泥水、雨水、汗水。家人抱怨道:“你这么一把年岁,要悠着点。”他说:“这个节骨眼上,我悠不住,至少要对得起身上这件红马甲。”
谁都知道,扫除险情关键是找准浸水点,这是最风险的事。毛里湖镇七星村乡民施大刚还没等人们反响过来,就一个猛子扎进湖里找暗洞。几个来回找准渗水口,他又将乡民递过来的沙袋一袋一袋进行填堵。就这样,这个年近七旬的白叟先后找到4处暗洞,冒着被卷入漩涡的风险,往水里扎了50多个猛子,填了20多个沙袋。
白叟爬上岸,好像耗尽了全身力量,一些在场大众掉下了眼泪。缓过劲来的施大刚幽默地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我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水鬼也不敢收留我咧!”
“生命至上,职责如山”,这8个字在毛里湖保卫战中,深深融入了各级党员干部的骨髓。
进入防汛期以来,毛里湖镇村党员干部依照各自职责段,日夜坚守在大堤上,哪里有险情,他们就呈现在哪里。
7月11日,七星村因为地形低洼,湖水很快超越警戒水位,眼看就要漫堤。危急关头,清泉村党总支书记沈文飞带领30多个青壮劳力,载着抢险物资,参加抢险部队。饿了啃方便面,渴了喝矿泉水,硬是在险情点奋战6个多小时,筑起一条1米多高、800多米长的子堤。直到险情得到操控,他们才拖着疲乏的身躯回到家里。
在毛里湖镇大堤上采访时,遇到津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佘威威。这位长时刻在城镇作业、干事风风火火的女部长,讲起毛里湖保卫战,也有感情脆弱的时分。她向咱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她在巡堤时,遇到镇里一位年青的女干部。这位女干部穿戴一件白裙子,尽管上面泥巴点点,但她仍是不由得“批判”这位女干部的穿戴:“女孩子爱美是天分,但要讲场合。我们都在风里雨里水里拼命,你还穿个裙子晃来晃去!”几句话下来,差点让这位女干部掉眼泪。
过后,佘威威才知道,这位穿裙子的女干部叫胡唯,是毛里湖镇副镇长,刚从市直机关下到镇里任职。这次穿裙子上堤,是因为汛期紧迫,已半个月没有回家,换洗衣服也没有干。
脱离毛里湖镇时,夜色深重,一阵阵忽大忽小的雨点打在车子挡风玻璃上。这时,记者手机响了,是镇里干部打来的:行洪拓展工程已近尾声,竣工时刻将提早1个半小时。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
热线:1520618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