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壮大外贸新动能

作者:安博直播 发表日期:2025-02-02 10:49:59 浏览量:81 次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外贸实现逆势增长。其中,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关键力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均创历史新高。

  更值一提的是,过去一年,跨境电子商务与产业带不断“碰撞”出新动力。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发展,慢慢的变多的传统外贸企业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带,推动自主品牌“触网升级”,不断的提高海外市场拓展能力。

  连日来,江苏金彭集团全资子公司金易顺进出口贸易(徐州)有限公司紧锣密鼓地忙生产、赶订单,全力冲刺新一年全品类新能源产品海外销售目标。

  “公司近几年出口保持每年超30%的增长率,主要源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发展。”金易顺进出口贸易公司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公司通过入驻亚马逊、阿里国际站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很多电动三轮车订单都是通过海外电子商务平台接到的,客户慕名而来”。

  经营主体的切身感受折射出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已慢慢的变成为外贸发展的重头戏。目前,江苏省不仅实现13个设区市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全覆盖,而且建设了多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形成了产业集聚,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前11个月江苏省累计注册322家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企业,比2023年同期增长12.2%。

  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推动江苏省外贸稳步增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江苏省货物贸易进出口5.09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回顾2024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亮点不仅体现在规模的持续扩大上,还表现在市场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应用的深化方面。”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正常采访时举例道,在区域分布上,广东、浙江、江苏等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制造业优势和完善的物流体系,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出口地;在品类方面,以电子科技类产品、家居用品为代表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慢慢的变成为出口热点,这反映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正逐步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转型。此外,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跨境电子商务的支付安全、物流效率等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日,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仓库内,不同贸易方式的包裹被按照订单进行组合打包,完成集拼和快速出仓,准备搭乘次日的航班运往世界各地。目前,广州口岸已吸引超1000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开展业务,形成了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的完整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

  当跨境电子商务与产业带双向奔赴、强强联合时,多地也正在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发展模式,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为外贸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过去一年,政府不断释放积极信号,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商务部提出全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赋能产业带,鼓励平台企业、链主企业深入地方特色产业带,包括全国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进行合作,帮助更多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子商务的线上平台接触到国外采购商,拿到订单,参与国际贸易。

  广州市商务局日前印发的《广州市关于推动电子商务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模式,带动特色产业带“品牌出海”,提升广货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跨境电商之城”。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将充分的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优势,整合综保区、空港等海关特殊监管区要素资源,加速引入营销、支付、物流、运营等领域服务商,完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生态,推动硅巷、综保区、空港三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洪勇表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的发展模式既有助于提升当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产业带内企业的集群效应,降低单个企业的经营成本,提升整体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未来,为进一步发挥这一模式的优势,各相关主体还需要在品牌建设、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时也加强与海外市场的对接,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洪勇说。

  此外,洪勇强调,2025年,中国跨境电商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他建议,在此背景下,相关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帮企业应对不确定性;企业则需要增强自身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市场布局,以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泗泾绿中海官方网站-泗泾绿中海火得一塌糊涂!了解背后原因!
下一篇:新法通过!解读增值税法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

热线:1520618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