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通过!解读增值税法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根据财政部数据,2024年前11个月增值税收入约6.1万亿元,占比约38%,2023年全年国内增值税收入约6.9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约38%。目前增值税纳税人超6000万户,而由于商品、服务、不动产等都含有增值税,因此增值税又与老百姓息息相关,这也使得增值税立法备受关注。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增值税也经常被简称为VAT税(Value-added tax),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服务、非货币性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就是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缴纳增值税。
本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针对不一样的纳税人,划分了四个不同的征收税率,分别是13%,9%,6%,以及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缴纳增值税的3%。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本次的增值税法明确,除了国务院另有规定的,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非货币性资产,税率为零。
也就是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对外出口货物,其实是享受免增值税的待遇,如果是进口货物,根据国务院划分的不一样的种类的货物,则需缴纳13%或者9%的税率。
此次增值税立法,按照保持现行税制框架总体不变以及保持现行税收负担水平总体不变的原则进行,因此在增值税税率设置等方面,与现行制度一致。
从此次增值税法的通过,我们显而易见国家对于出口外贸的支持,国家商务部将跨境电子商务定义为“国际贸易重要有生力量”,结合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够准确的看出国家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格外的重视,在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下,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未来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
放眼全球,各国或地区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们的增值税税率、征收范围、税收优惠等有几率存在较大差异,有些甚至没有增值税制度(美国),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们在出口货物时,增值税的详细情况需详细参考各国或地区的税法规定。
增值税制度:大多数欧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增值税制度,标准税率一般在15%~27%之间,如法国为20%,德国为19%,西班牙为21%。
销售税: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增值税,而是通过销售税的形式由各州自行决定,平均税率约为7%左右。
商品及服务税(GST):标准增值税率为18%和12%,优惠关税为5%。也有一些零税率商品,尽管不征收增值税,但仍必须在增值税申报表中报告这些商品的销售情况。
增值税制度:纳税人按11%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年收入达到48亿印尼盾(约30.95万美元)的企业一定注册增值税,年收入低于这一数字的企业可自愿注册增值税。
消费税(CT):对所有商品征收10%的消费税,但食品杂货、饮料和报纸订阅的税率为8%(含酒精饮料和外出就餐时在餐馆点菜的税率为10%)。
增值税(VAT):税率为12%,适用于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销售价值以及进口。货物出口和国际运输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0%。
需要注意的是,各国或地区的增值税制度可能会随着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做调整。因此,在真实的操作中,需要重视各国或地区的税法动态,以确保合规经营。同时,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还需要仔细考虑国际税收协定和双重征税等问题。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增殖税变动,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而言,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首先,增值税法的变动,可能会对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举个例子,一些国家可能对外国电子商务平台征收增值税,这将增加平台的经营成本。同时,如果取消了对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那么这部分商品的税收负担将增加,进而可能会引起商品的价值上涨,影响销售量。此外,电子商务平台如被要求代为卖家申报和缴纳税务,也会增加其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
其次,新的增值税法也有一定的可能导致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力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国内卖家的竞争力可能得到提升,因为他们的税收负担相对较轻。另一方面,跨境电子商务卖家的竞争力可能受到削弱,特别是那些依赖低成本进口商品销售的卖家。为了保持竞争力,跨境电商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重新评估定价策略和市场定位,以应对新的挑战。
总而言之,新的增值税法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为了应对这些影响,跨境电子商务需要重视税收法规的变化,加强税务合规管理,并灵活调整运营模式和定价策略以保持竞争力。